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民間教育團體反粗暴廢校聯合聲明

民間教育團體反粗暴廢校聯合聲明 新聞稿
2016/04/25

臺灣另類教育學會、臺灣實驗教育聯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灣全人與民主教育協會等民間教育團體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苗栗、澎湖等縣市粗暴裁廢偏遠小校,嚴重損害本就弱勢的偏鄉學子學習權益,也將衝擊偏鄉的永續發展。聯合聲明呼籲新、舊政府及新、舊任教育部長,應檢討政策,極力避免地方政府類似以經濟效益為考量前題的偏地教育政策。

苗栗縣今年一口氣要廢五所偏遠小校,其中大湖新開國小日前舉行裁併校說明會,新開村民為了護校,把會場內外擠得水洩不通,連神明都被請來護校,抗議聲不絕於耳;澎湖今年也預計廢除白沙港子、西嶼赤馬及湖西菓葉三小校,兩個縣市都屬財政困窘縣市,但也都以縮減社福及教育預算為撙節開支的手段,引起各界撻伐。

臺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馮朝霖以「不仁不義」形容廢校舉措,他說,受教權乃是至為根本之權利,偏鄉居民本身就是社會弱勢,國民學校之裁廢勢必更負面影響其下一代受教權之品質,因此廢校政策「不仁」;一旦小校裁廢,偏鄉家庭(很大部分為經濟與文化弱勢)迫於受教育機會受損,必然放棄其僅有的經濟依憑,向城市移動以尋求生存發展機會,如此的後果必然造成偏鄉人口與學生數更加速減少,以致於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裁廢小校也是「不義」的國家政策。

澎湖白沙港子國小廢校,學校家長會建議學校取消運動會,改以募款支持全校師生「畢業」旅行,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召集人、政大教育系教授鄭同僚憤怒地說:「多麼諷刺!明明知道,這些孩子的弱勢家庭連簡單的旅行都付不起,怎麼還忍心廢了他們的學校呢?」鄭同僚說並不一定非廢校不可,他以自己正在協助教育部推動混齡實驗教育為例,表示這樣的方式可兼顧經濟效益與學校的永續發展。

臺灣實驗教育聯盟秘書長魏坤賓也說,教育不是企業經營,不宜單純以經濟效益為考量!他更從學校的歷史記憶面指出,母校,不只是學校;對許多人而言,更是一輩子的生命記憶。姑且不論廢校後在偏鄉造成的不便與艱困,對就讀中學童將產生多深遠的影響;光只是「畢業」,便已有許多離情依依的不捨,更何況是像拔除成長歷史的「廢校」之舉。他呼籲不論任何層級的主管機關,請不要施行這種只評估眼前利益的決策,導致扼殺了孩童未來的成長追憶權!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謝國清也舉彰化縣的政策為例,彰化試辦大學區的方式,落實學生及家長教育選擇權,促進各校良性競爭發展學校特色,符合多元教學發展需求;部分縣市卻反其道而行,不只不給學校轉型改變體質的機會,反而動用警政單位人力調查非設籍學生轉入小校就學,執意裁併學校。謝國清呼籲曾在中央有推動活化校園發展特色學校政策經驗的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應有具體的表態,積極促進偏遠學校的活化與轉型。

台灣全人與民主教育協會秘書長陳振淦也援引教育部小校再生研究報告指出,偏遠小校只要有機會發展主體價值,就可讓學校的效能翻轉,讓學生的整體能力翻轉,偏鄉學子更享有都會學校看不到摸不到的自然資源,正可補套裝知識的不足,有效深化並活用知識,因此小校不宜輕廢。

多所曾參與當年雲林縣小校優質轉型的學校校長也加入聯署聲援。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實驗小學校長黃錫培說,小學是國民基本教育,這個國家應該承擔起偏鄉教育的責任,不該放任地方政府以財政考量廢掉任何一所偏鄉的學校;雲林縣育英國小校長許宏男也指出,小校的去留,裁併非唯一選項,轉型或多元經營亦是可行,教育部不應以國民教育階段為地方縣市教育權限為由,放任不管。他呼籲政府可以在政策及經費、人員編制,負起積極的政策性規劃。

民間教育團體反粗暴廢校聯合聲明

一、臺灣是民主法治國家,因此享有平等之國民教育乃是每個國民之基本人權,但近幾年因為少子化等因素造成偏鄉學校學生人數逐年減少,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僅缺乏積極有效作為,以挽救這些學校的生存發展,反而不斷以經營成本藉口,意圖以最便宜行事手法逃避其政治責任,我們要予以嚴厲譴責。

二、「窮不能窮教育,不能窮小孩」,我們對於部分縣市拿著重大預算赤字作大刀,不斷砍向弱勢的社福和教育預算,尤其一味以經濟效益為考量,逕予裁併偏遠小校,民間各界無法苟同。

三、調查全國各縣市的裁併校標準(或實際裁併的人數下線),目前苗栗幾乎是全國小校裁併標準相對嚴苛、「手段」(護校限制)最多的縣市,此外,澎湖縣亦一口氣裁併白沙港子、西嶼赤馬及湖西菓葉三所小學,兩縣市的做法都以學生人數作為首要評估指標,與其它各縣市致力推動實驗教育或小校轉型政策背道而馳。

四、行政命令隨時可以收回,端看縣長態度。當年(2006)雲林宣佈廢校後引起地方反彈,縣府體察護校聲音,終於翻轉政策,成功推動學校轉型優質化,很短時間就煥發出數不盡的感人教育故事和案例,更成為全國教育改革發展最亮眼的縣份,顯見小校改變體質不是不可能。

五、偏鄉教育問題涉及深層結構的問題,改變偏鄉教育關鍵在教育思維的轉化,廢校僅是鋸箭式逃避,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廢校後的小孩被迫轉進其它學校,只會讓問題更形隱藏。而且偏遠學校除具有教育功能,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社區社會文化功能,廢校之後反而容易導致偏鄉面臨廢村更深層的危機。我們要呼籲各級政府正視,小校廢校,不只嚴重侵蝕偏鄉孩童的學習權益和品質,廢校接下來更可能引發廢村的惡性循環,不可不慎。

六、包括教育部委託的「偏遠小校之再生」等研究結果都顯示,偏遠小校是國家教育創新及教育多元化的基地,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各縣市都在積極鼓勵小型學校轉型推動實驗教育,即使不用實驗教育三法,以雲林推動「小型學校轉型優質計劃」經驗,亦可徹底改變學校體質,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和文化刺激,具體落實偏地弱勢學童在地照顧,不一定非要廢校不可。

七、我們呼籲各級政府謹守人權倫理,體察事實,研擬更週詳有效政策及配套,協助小校逐步具有彈性轉型與改變體質的機會,進而推動社區整體發展計畫,尋求永續生機。

聯合聲明單位團體:
臺灣另類教育學會
臺灣實驗教育聯盟
台灣全人與民主教育協會
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實驗小學(黃錫培校長)
雲林縣樟湖生態國中小(陳清圳校長)
雲林縣育英國小(許宏男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