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賓
清大一直都站在引領招生創新風潮之先的位置
從大眾耳熟能詳的繁星計畫,一直到特殊選才的「拾穗計畫」,清大一直都擔任引領招生創新風潮之先的角色。該校不僅網羅人才不餘遺力,在程序的實際做法上,更是不斷注入創新的元素,試圖突破現行招生方式,讓一般「無法經由現行招生管道入學或透過現行招生管道入學相對不利,但符合校系選才需求」之學生有機會進入清華就讀。這樣的精神與用心,甚值得社會大眾給予高度肯定!
希望未來能再有所突破
下列兩項因素如果未來能再有所突破,必將是現行大專院校招生方式的重大變革。
首先,冀望清大能帶頭融入新的選才標準
清大固然已網羅各領域特殊才能或特殊優良行為學生,包括:總統教育獎得主、資訊軟體、物理、生物、多國語言、西洋棋、文學創作、冒險、滑輪、表演藝術、社會公益楷模,以及經濟逆境奮發向上之全國傑出學生,錄取面向十分多元。
前述選擇標準,基本上是分為兩大類:一為「具有特殊才能」,二則為「具有特殊優良行為」;特殊優良行為之選定入學,有其肯定學生奉獻社會行為的價值意涵,值得肯定。至於讓具有特殊才能之學生以此方式入學,乍看亦能得到大眾之認同。然而,再進一步探究,後者之精神本質仍在於擇取各領域之「資優、頂尖或特殊」專才;固然符合顧名思義之「特殊」選才標準,但選擇之面向本質仍然有待商榷。
進入大學之後,是否應該直接分發系所學習專業領域之課程,以延續其天賦異稟之特殊才能?清大在此項程序上,採取了以「清華學院學士班入學,該班特色為大一不分系」之作法。顯然清大持「大一不分系」之模式,背後應該也考量了具有特殊資質的菁英,其潛在能力不應過早被界定,或者仍有其他待進一步輔助、確認之必要。
能力特殊的資優學生,固然在某些領域有超越一般人之處,對學術、知識的研究也有其一定的存在意義。但是,頂尖的專才縱然一路鑽研學術至最高領域,如果沒有其他社會性學習,本質上仍然無法擺脫「偏才特質」的疑慮。
能力特殊的資優學生,固然在某些領域有超越一般人之處,對學術、知識的研究也有其一定的存在意義。但是,頂尖的專才縱然一路鑽研學術至最高領域,如果沒有其他社會性學習,本質上仍然無法擺脫「偏才特質」的疑慮。
台灣的大專院校,究竟該如何培養未來趨勢下的人才呢?就此部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經表示過其觀點。他認為:大學最重要的還是通識教育,而專業應該是研究所後再學習的,這樣訓練出來的人才,才會是領導人才。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也提到:應該先「學會做人」,再來談與就業相關的「學會做事」。這兩位深度影響台灣社會的重要人士,不約而同的提到「學會做人」的重要程度遠高於「學會做事」的專精能力學習
(詳參:張忠謀:通識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聯合新聞網2015)。顯然的,前述兩位先生的看法是:未來具有影響社會深遠能力的人,未必是在某一領域具有特殊能力的天才,而應該是具有高度社會性發展學習的人,才能在未來趨勢中影響社會,引領大眾。
到底甚麼樣的學習歷程,可以符合張忠謀、嚴長壽兩位先生眼中的「學會做人」之標準呢?讓我們試著從下列實驗教育學生之特質、特色,檢視能否符合他們兩位的看法。
一、驗教育學生具有多元的學習歷程
除了五大領域課程,尚有大量系列且完整的藝術學習,如音樂、美術、戲劇、木工、金工、泥塑、手工編織及農耕等課程;課程中主軸理念明確,各科之間縱橫交織,組成完整面向的生活學習,提供學生完成自我發展的需求。讓他們在生活學習中養成鋼鐵般堅強的工作意志力、和諧解決問題的能力、清明的思想及豐富的創造力。
二、能成為團體中的影響者
自幼即在肢體、合作(如合奏、合唱)的學習中,產生正向、積極與健康的影響力,能成為團體中的影響者,而不僅止於發展「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或只是團體中的「存在者」而已。例如:
華德福教育引導學生成為邁向自由的人,不只是「被管理或管理自己」的角色,是要能成為自己發射光芒的影響者!
台灣目前的社會現況,薪資給付成為僅是工作與管理的對應報酬,卻無法讓能力完整地展現;特定事務的工作分配可以是管理的內涵,但能力特質的展現,不該成為只是被區劃、管理的對象,必須透過自我放射,產生影響力。
三、真正的社會能力,未必是一般紙筆測驗所得檢測而得
這些實驗教育下成長的學生,可以透過各類累積的成果、作品,展現上述的特質與能力;但這些能力,卻未必是一般紙筆測驗所得檢測而得。
欲達到人格、心理健全,身體、學習能力必然也要發展夠完整。而這類學生,不但身體、學習能力都發展夠完整,更是人格、心理健全,具有影響未來社會的能力發射者,絕對是各大專院校應該透過「特殊選才」極力網羅的學生。
基於上述解析理由,日後清大不但應該延續其招生創新引領者之特色,更須將此類學生之特質列入特殊選才之標準,以讓這些學生進入學校,成為發射光芒的影響者!清大以外之其他大專院校,也應該考慮以此方式突破現有招生之框架。尤其在面臨少子化的時代,上述招生選才的思考模式,不僅可以破除明星高中的迷思,讓高中學習全面化、平均化,更能讓大學走向「特色化」之發展,可謂一舉數得,創造多贏!
其次,有賴教育部的突破與努力
特殊選才的招生模式,固然已經豎立了其標竿價值,然而標竿也僅止於標竿。教育部在105學年度特殊選才招生計畫中,共核定21所大學辦理,預計招收學生名額僅有151名(詳參:105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可謂杯水車薪,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大學選才,不應該只限縮於傳統筆試(詳參:美國頂尖大學選才 取消考試成績,翻轉教育 作者:程遠茜 2015/08/14),其理由已如前述。誠摯地建請教育部,大膽開放,讓各大專院校自主邁向創新的招生方式,才能讓學生達到真正適才適所,並符合教育部「適性揚才」的目標!